LikeMed
Published on 2025-03-15 / 8 Visits
0

《中国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指南》巡讲首站在哈尔滨成功举办

2025年3月15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巡讲(哈尔滨站)”在哈尔滨汇智美爵酒店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众多肺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疗进展,旨在提升区域内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实践。

图片18

本次会议邀请北京胸科医院支修益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宇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唐域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在杨宇教授主持下,支修益教授和赵军教授分别致辞。

10555410![/Users/qinlusha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315145221/output_1.jpgoutput_1](Users/x/Library/Group Containers/UBF8T346G9.Office/TemporaryItems/msohtmlclip/clip_image004.jpg)

支修益教授代表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发表致辞。支教授指出,肺癌脑转移是临床重大挑战,但近年来靶向治疗的进展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本部《指南》由全国50多位权威专家编写,经过多次讨论修订,最终发表于《中国肺癌杂志》。该《指南》系统总结了靶向治疗等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img

支教授介绍,本次会议设置了两个主要环节:一是指南要点解读;二是罕见突变靶点与经典病例分析。他强调,指南推广是关键,希望通过巡讲、科普宣传和医生培训,特别是针对边远地区医生,提升全国肺癌脑转移诊疗水平。最后,支教授希望以本次巡讲为起点,共同绘制我国肺癌脑转移诊疗的“中国方案”,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Users/qinlushan/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315140340/output_1.jpgoutput_1**赵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指南巡讲旨在推动肺癌脑转移规范化诊疗的落地实施,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指导,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他指出,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会,是践行指南推广的重要地区。《指南》的编写团队虽付出了大量心血,但要让其真正落地生根,还需深入各地区及不同层级的医院进行推广。

赵军教授进一步介绍道,除推广《指南》外,还应该搭建一个应用性强的多学科诊疗平台,能够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显著使患者达到长生存。赵军教授特别感谢东北地区专家对本次巡讲的大力支持,并呼吁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

指南解读、实践为先

大会主席致辞之后,会议进入第一篇章“指南解读、实践为先”。此环节由牡丹江市肿瘤医院王松教授和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娄柏松教授主持。

33310922156

首先,赵军教授带来了《指南》的推荐要点解读。本部《指南》聚焦于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诊疗全流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多学科诊疗原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系统性指导。赵军教授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指南》的25个推荐,并结合最新研究证据对重点推荐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基层诊疗过程中的疑问点进行了解答。

231

赵军教授指出,《指南》明确了颅脑增强MRI作为脑转移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针对不同驱动基因类型,《指南》提出了个体化靶向治疗策略,并强调多学科协作在治疗中的核心地位。赵军教授希望各基层医院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该《指南》,共同提升中国在肺癌脑转移诊疗领域的整体水平。

12313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张明山教授分享了肺癌脑转移的外科治疗策略与临床实践成果。他指出,手术是脑转移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当靶向治疗失败以后,神经外科应作为强有力的治疗选择。通过多个临床案例,张教授展示了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涵盖高风险区域脑转移手术、多发脑转移手术以及放疗后进展的处理。最后,张教授总结指出,脑转移癌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多学科协作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图片22

讨论环节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高媛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朱相宇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子长教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于淼教授、朝阳市中心医院吕文波教授等多位专家积极参与,围绕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治难点和问题,以及手术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展开深入讨论,对于多学科协作在实践中的应用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见解。

学术前沿,案鉴启思

热烈的《指南》讨论之后,会议进入第二篇章“学术前沿,案鉴启思”。此环节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刘艳教授和北部战区总医院徐龙教授主持。

11402817333123

首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艳滨教授带来题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少见靶点精准治疗进展”的学术报道,聚焦于KRAS和ROS1两大靶点的最新研究与临床应用。

123123赵教授指出,KRAS靶点曾因“不可成药”而备受挑战,但新一代抑制剂氟泽雷塞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在一项国内II期研究中,氟泽雷塞单药治疗KRAS G12C突变晚期NSCLC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49%,疾病控制率(DCR)为9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7个月,且安全性良好。此外,赵教授还介绍了KRAS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为未来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ROS1靶点方面,赵教授强调了新一代抑制剂的临床价值。根据最新研究数据,新一代ROS1抑制剂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肿瘤应答率,还能延长生存期,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赵教授的演讲为晚期NSCLC少见靶点精准治疗提供了前沿视角,展示了新一代靶向药物的临床潜力。

img123123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玺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白云教授分别分享了肺癌脑转移临床经典案例。他们详细介绍了患者的诊疗过程、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评估,通过这些案例展示了治疗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思考。

图片21病例介绍后,进入精彩的讨论环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曲迪教授、鞍山市肿瘤医院的丁爽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的卞园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邓立力教授张金伟教授董广璐教授应邀参与讨论。各位专家围绕罕见靶点的诊疗以及临床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诊疗过程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会议总结

123333

会议最后,杨宇教授对本次巡讲进行了总结,感谢各位专家和参会者的积极参与。《指南》深入基层进行巡讲,并呼吁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应用《指南》的指导,不断提升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唐域教授也在闭幕致辞中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她指出,肺癌脑转移治疗已进入多元化时代,从传统放化疗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展现了巨大进步。他强调赵军教授参编的《指南》意义重大,为临床提供指引。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共同为中国肺癌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中国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巡讲”哈尔滨站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区域内对《指南》的理解和应用,也为全国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